摘要:為探討低溫處理對黃茶品質的影響,本研究以“金萱”一芽一葉為原料,以室溫(25℃)攤放處理為對照,設置3個低溫處理溫度(10、5、0℃)和5個處理時長(8、16、24、32、40 h),對鮮葉樣品進行外觀特征觀察及相對電導率、脂溶性色素和揮發性成分含量的測定,再對加工后的黃茶進行感官品質評價和主要品質成分分析。結果表明:與對照組相比,鮮葉低溫處理會大幅提升葉片的相對電導率,有效降低葉綠素含量,并明顯改變鮮葉揮發物的香氣特征;與對照黃茶相比,低溫處理可有效提高黃茶黃變程度;經10、5、0℃處理8 h后茶葉的水浸出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明顯,5℃和0℃處理組中游離氨基酸含量增幅明顯。同時,干茶香氣中具有花果香的揮發性物質比例增加。綜上,鮮葉低溫處理有助于提升金萱黃茶品質,提高其滋味醇厚度和香氣馥郁度,且以處理溫度5~10℃,時長16~24 h為最佳。
關鍵詞:黃茶;鮮葉低溫處理;金萱;品質;
關鍵詞:黃茶;鮮葉低溫處理;金萱;品質;